花38萬元買的就是人家的一個品牌!全國政協委員、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在全國兩會上“秀”出一塊價格高達38萬元的國外品牌手表,他說的一席話語驚四座!
傅委員的這塊手表在普通消費者眼里屬于奢侈品范疇,由于奢侈品具有超高的價格,使其極易成為造假者的“仿冒目標”,有關奢侈品打假的新聞也是屢有報道。試想一下,如果消費者花了38萬元買到的是一塊“假冒手表”,那遭受的損失該有多大!
長期以來,我國實行知識產權保護的“雙軌制”,即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并行的途徑。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具有行政管理機關主動出擊、權利人維權方便快捷的優勢,維權成本相對較低、效率較高,受到專利權人重視。
作為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重要途徑之一,近年來專利執法力度不斷加強,已成為知識產權打假“必備神器”!“十二五”期間,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超過8.7萬件,是“十一五”期間的9.8倍。2015年,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突破3萬件,達到35844件,同比增長46.4%,其中,假冒專利案件21237件,同比增長30.6%。
一系列專利執法數據表明:知識產權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部署,嚴格知識產權保護,打擊侵權假冒的辦案力度持續加大,辦案的積極性、主動性及辦案能力進一步提升。
打擊侵權假冒行為保護消費者和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絕不“手軟”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人民大會堂“部長通道”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,將加大行政執法的力度,切實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,嚴厲打擊各種侵權行為,營造更好的創新和創業的環境。(記者劉珊)
信息來源:中國知識產權局
|